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 pvc纤维管

pvc纤维管

正威新材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正威新材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来源:pvc纤维管    发布时间:2023-12-12 00:45:03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公开披露》中非金属建材相关业的披露要求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其优异的产品性能及可设计性决定其下游应用广泛,是复合材料的最佳增强材料,大范围的应用于交通运输、电子电器、新能源、建材、环保、管道、储罐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玻璃纤维对传统材料具备替代性,一方面,技术、管理上的水准的提升以及规模化生产使得玻璃纤维成本中枢下降,替代性价比提升;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带来创新产品的出现,不断的提高玻璃纤维的性能,拓展其应用场景,使得行业需求兼具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的双重特性,长期以来保持增长之势。玻璃纤维是非常好的金属材料替代材料,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玻璃纤维成为建筑、交通、电子、电气、化工、冶金、环境保护、国防等行业必不可少的原材料。由于在多个领域得到普遍应用,因此,玻璃纤维日益受到大家的重视。中国玻璃纤维行业近几年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动力来自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垃动。国际市场的扩大,既有总需求增长的因素,也有来自国际企业前期因利润率较低退出行业后,给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留下的发展空间:而国内市场的增长,则是来自下游消费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玻璃纤维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已变成全球顶级规模的玻纤生产国。近年来,我国玻璃纤维纱产量逐年稳步增长,根据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玻璃纤维纱产量达到687万吨,同比增长10.2%。其中,池窑纱总产量达到644万吨,同比增长11.1%。从玻璃纤维细分产品情况去看,经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我国电子用毡布制品总产量约为80万吨,同比增长6.2%;工业用毡布制品总产量约为77万吨,同比增长6.6%。玻璃纤维毡布制品产业应用领域涉及建筑保温、道路土工、电气绝缘、保温隔热、安全防火、高温过滤、化工防腐、装饰装修、防虫窗纱、防水卷材、户外遮阳等诸多领域。2022年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96.9%,水利、公共设施、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等基础设施投资保持9.4%的增长率,环保、安全、卫生等领域投资稳中有增,带动各类玻璃纤维工业用毡布制品产量稳步增长。经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初步统计,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总产量规模约为641万吨,同比增长9.8%。目前我国玻纤复材主要使用在于建筑行业、风电、汽车、电子等,随着下游市场对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需求扩大,其产量也将不断的提高。“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在“三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推动风电基地和集群化开发,风电市场规模将继续稳步扩大。但这也代表着风电领域技术迭代速度加快,对风电用玻璃纤维纱、风电用复合材料制品等提出更高技术方面的要求。同时,当前风电企业布局逐步向上游原材料以及零部件制造延伸,风电市场将在降成本、提品质、增效益中逐步进入成长新周期,并将面临充分的市场竞争。

  从进出口情况去看,2022年,我国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总量为183万吨,同比增长9.0%;出口金额329亿美元,同比增长7.9%。俄乌冲突加剧全球能源危机,全球供应链紊乱,玻纤制品海外产能供应下降,诸多外部因素导致我国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呈现剧烈波动。就全球而言,玻纤主要应用领域集中在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电子电气、工业应用以及新能源环保等领域,占比约为35%、29%、15%、12%和9%。其中有相对偏周期的应用领域(建筑建材等),也有比较新兴的应用领域(汽车轻量化、5G、风电),所以玻纤行业兼具“周期”和“成长”双重属性,伴随着行业的发展进步,其“成长”属性慢慢地加强。我国玻纤应用领域大多分布在在建筑材料、交通运输、电子电气、管罐、工业设施、风电等能源环保领域,占比分别为34%、16%、21%、12%、10%、7%,与全球玻璃纤维消费结构相比,我国玻璃纤维在交通运输和电子电气领域的应用比例还有较大提升空间。2022年规模以上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企业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总利润同比下降8.8%。2022年下游市场中风电、房地产等市场持续低迷,但汽车、基建、电子市场表现尚可。在此背景下,行业总利润出现明显下滑,除了因俄乌战争引发全球能源价格普遍上涨外,更根本原因在于行业自身产能过快增长。在前期行业整体利润走高影响下,2021年行业内即已出现“再造一个自己”的热潮,当年新增池窑产能超过90万吨。进入2022年,海外放开导致外贸出口短暂快速上涨,一度掩盖了行业产能过快增长问题。因此虽然协会多次发出预警,但在二季度出口市场疲软之前,产能扩张依然如火如荼,短短半年时间新增池窑产能规模再度超过80万吨,同期坩埚产能规模也有明显增加。

  1、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体业务为:玻璃纤维深加工制品、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以及高性能玻璃纤维、高性能玻璃纤维增强基材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公司主要是通过比价采购的方式选择供应商,建立了对供应商的考核与评价机制,与主要的组成原材料供应商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合作共赢。

  公司产品采用“外销+内销”模式、“直销+代销”模式,直销为主,少量代理为辅。

  公司围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减排等战略新兴起的产业方向,坚持集中优势资源发展主导产业。公司产品属于新材料领域,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鼓励方向,是国家和行业政策中明确的重点发展领域。公司玻璃纤维深加工制品、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及高性能玻璃纤维及增强基材产品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公司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系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拥有健全的研发体系及成熟的研发队伍。单位现在有产品中有7个产品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14个产品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其中:砂轮网片的技术、质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纺织型玻纤深加工制品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自动化、智能化工艺技术将会促进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高模量玻璃纤维、玻纤连续毡、二元组分高硅氧等高性能玻纤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玻纤连续毡生产工艺获得第十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好技术称号;一种砂轮网片自动化成型、捡拾与检验一体化生产线专利被评为中国专利奖。公司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持续改进生产工艺,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现场管理,多措并举,提升产品质量,减少能源损耗,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有效专利105项,其中发明专利37项、实用新型专利68项,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15项,新申请专利13项。

  公司一直积极开展与高校、协会、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在产品、技术、市场、人才等方面协同创新、优势互补,推动产业上下游紧密合作,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孵化,形成了上下游一体化全产业链生产体系,不断促进产业规模化和智能化发展。

  公司根据玻纤行业的特点,组建了具有丰富管理经验、责任心和进取心的核心管理团队,公司运营、生产、销售等关键岗位的高级管理人员积累了多年的市场开发和生产管理经验,对玻纤行业以及上下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公司通过制定管理制度和经营方针,建立各种机制推动业务和管理的进步,并严格应用在技术研发、内部管理等方面,以保证生产经营的规范性。

  在长期的国内外市场开拓过程中,公司产品凭借着齐全的规格、稳定的质量和良好的信誉,在国内外玻纤玻钢市场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鼎”牌玻纤产品为中国名牌产品,公司“鼎”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建立客户满意度评价机制,在客户中树立了良好口碑,品牌优势不断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222.74万元,较上年减少3.70%,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944.65万元、4,252.51万元、3,620.34万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减少4.02%、11.40%、12.39%;其中:玻璃纤维及其制品实现营业收入88,016.83万元,同比减少11.72%;玻璃钢制品实现营业收入48,042.65万元,同比增加13.67%。

  当前,全球玻纤生产消费大国主要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人均玻纤消费量较高。与国际相比,我国玻纤产品品种规格少,应用范围窄,人均玻纤消费量较低。但这些情况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我国的玻纤产业还存在大量市场空间未被挖掘,尤其是在一些应用领域,许多细分市场甚至根本未被开发。同时,国内优秀的玻璃纤维行业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一大批国内优秀的玻璃纤维企业迅速崛起,逐渐成为玻璃纤维行业中的翘楚。长远来看,中东,亚太基础设施的加强和改造,对玻纤需求增加了很大的数量,随着全球在玻纤改性塑料、运动器材、航空航天等方面对玻纤的需求不断增长,玻纤行业前景仍然乐观。另外玻纤的应用领域又扩展到风电市场,这将是玻纤未来发展的一个亮点。能源危机促使各国寻求新能源,风能成为如今关注的一个焦点,中国在风电领域也开始加大力度投资。随着我国玻纤制造企业生产的基本工艺的逐步创新突破,以及国内对玻纤及其制品的应用范围日趋广泛,未来我国玻璃纤维市场空间广阔,玻纤及其制品需求规模将呈持续增长态势。近年来我国玻璃纤维行业持续发展,企业产能不断扩大,但仍存在部分企业主要依靠低成本投入获取发展,且行业低端产品和低效产能盲目扩张。同时,尽管我国玻纤及其制品行业已经取得长足发展,但高附加值产品大部分仍由外资企业生产供应。上述原因共同导致国内玻纤市场呈现出低端产品产能过程、同质化严重,而高端产品供应不足、极度依赖进口的局面,这将不利于我国玻璃纤维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及其下游5G通信、汽车电子、IDC服务器以及消费电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材料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鼓励和支持玻纤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进行大力扶持,将玻璃纤维及其制品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行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其中,2021年12

  月日国家工信部颁发的《“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明确将特种玻璃熔化成型技术、特种玻璃纤维等高性能纤维智能化池窑连续拉丝及材料深加工技术产业化应用列为技术创新重点方向。同时《规划》提出,要围绕大飞机、航空发动机、集成电路,信息通信、生物产业和能源产业等重点应用领域,攻克高性能功能玻璃等关键材料。建设先进玻璃等制造业创新中心,到2025年,关键材料保障能力得到提升。未来,随着国家对玻纤产业支持政策的推出与实施,行业将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带动玻璃纤维行业产品结构、产能结构和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同时加快国产玻璃纤维高端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共同推进玻纤产品的国产替代进程,降低我国玻纤高端材料进口依赖度。

  当前全球和我国的玻璃纤维市场集中度整本较高,行业较高的进入壁垒和下游复合材料行对玻纤成本、品牌、品质、企知名度的重视,以及龙头企业成本逐步下降,产能持续扩张,使现有竞争格局难以被打破。全球范围来看,玻纤制造领先的企业主要有中国巨石(600176)、泰山玻璃纤维、重庆国际复合材料、美国欧文斯科宁、日本电气硝子公司、美国佳斯迈威,这六大玻纤生产企业的玻纤年产能合计占到全球玻纤总产能的68%。从国内来看,自2000年以来,中国玻纤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玻纤行业企业龙头为中国巨石,玻璃纤维行业产量集中度较高,2020年我国玻璃纤维行业产量CR3占比达到72%,CR5占比达到83%,2021年我国五大玻纤生产企业的玻纤年产能合计占到国内玻纤产能的81%。随着中国玻纤企业的迅速崛起,世界玻纤格局正不断被改变。

  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俄乌冲突引发全球动荡。在此背景下,我国玻璃纤维及制品工业遭受萎缩、供需失衡及能源成本上升等诸多难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重重挑战。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总利润同比下降8.8%,行业发展再度迎来阵痛期。

  根据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的统计,我国的玻纤及其制品,以及相关的进出口等呈现如下特点:

  2022年我国玻璃纤维纱总产量达到687万吨,同比增长10.2%。其中池窑纱总产量达到644万吨,同比增长11.1%。

  2022年我国各类电子布/毡制品总产量约为86万吨,同比增长6.2%。在汽车电子、基站建设等细分市场带动下,行业稳步发展,前期行业大规模投建形成的新增产能逐步释放。

  2022年我国各类工业用毡布制品总产量约为77万吨,同比增长6.6%。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96.9%,水利、公共设施、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等基础设施投资保持9.4%的增长率,环保、安全、卫生等领域投资稳中有增,带动各类玻璃纤维工业用毡布制品产量稳步增长。

  2022年我国各类增强用玻璃纤维纱及毡布制品消费总量约为327万吨。各类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总产量规模约为641万吨,同比增长9.8%。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制品总产量规模约为300万吨,同比下降3.2%。下游市场中输水管网、汽车零部件市场表现尚可,但建材、风电等市场持续低迷。受海上风电补贴终止等影响,2022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比去年同期下降21%,连续两年出现大幅回落。“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在“三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推动风电基地和集群化开发,风电市场规模将继续稳步扩大。

  2022年,我国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总量为183万吨,同比增长9.0%;出口金额32.9亿美元,同比增长7.9%。俄乌冲突和经济下行加剧全球能源危机,全球供应链紊乱,玻纤制品海外产能供应下降,诸多外部因素导致我国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呈现剧烈波动。

  2022年我国玻璃纤维及制品进口总量12.47万吨,同比下降31.5%,为2011年以来最低水平;进口金额8.55亿美元,同比下降18.8%。进口量总规模创十年来新低,从侧面也反映出2022年国内市场出现较明显的需求萎缩和供需失衡。2022年规模以上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利润总额同比下降8.8%。2022年下游市场中风电、房地产等市场持续低迷,但汽车、基建、电子市场表现尚可。随着5G/6G通讯的全面铺开,电气绝缘与电子通讯领域相关的复合材料制品,包括覆铜板、雷达天线罩等,纷纷迎来产品升级换代,需求稳中有升,将会带动电子级玻纤的旺盛需求。公司将在电子通讯及其衍生的相关核心领域寻求突破,嫁接电子级玻纤和相关新特种材料的研发。

  在化工防腐领域,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加强,各类环保工程建设方兴未艾,复合材料在脱硫、防腐存储、石油储运等领域迎来快速发展。

  除此之外,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复合材料制品在现代农业、畜牧养殖、体育休闲以及办公日用、医疗康复等领域,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据《全球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市场趋势预测和机会分析》报告指出,未来5年内,复材制品将呈现整体高端化发展趋势,其市场份额将占到玻纤复材总量的80%,全球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总消费水平预计将以8.5%的年增长率强劲增长,市场份额预计在2023年将达到1,080亿美元,发展空间巨大。与此同时,新兴国家市场潜力巨大,许多应用领域仍有待开发,预期玻纤产品的需求量将呈跨越式增长。

  公司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契合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着力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大,粗放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的宏观现实状况,下决心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进而推动主营业务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公司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是成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碳中和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功能性材料行业的领导者。公司将瞄准战略客户,夯实重点项目,优化组织架构,降低综合成本,提升经营绩效,不断完善“产品+解决方案”的组合模式,为顾客创造价值。公司将务实把握国家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政策对电子信息与半导体行业大力支持所带来的难得历史机遇,实现在微波、电子信息新材料和功能材料为核心的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上的突破。

  2022年公司经营层紧紧围绕董事会确立的“梳理优化老资产,并购整合新资产,研发实现新突破”的发展战略,全力推进相关工作的同时,结合公司与控股股东联合实施的相关意向性并购的进展情况,根据自身实际状况,增加了“把握实际控制人实际控制本公司满特定期限后的有利条件,积极获取其大力支持,在进一步强化法人治理结构的前提下,规范有序地着力提升公司的影响力和市场价值,努力争取控股股东的必要支持,把本公司拟新增业务链融入其全球超大规模的产业链”的策略方案。

  业务链的融入和相关的产业转型是公司董事会既定的策略,已及时、客观地披露于相关的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并于2022年内完成相应的工作步骤。2022年7月1日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在全资子公司下对应设立8家全资孙公司,对现有玻纤类资产和业务进行系统性整合的议案》,依照前述决议确立的原则,自2023年1月1日起,公司现有玻纤类业务和资产进行系统性整合后,其相关业务和资产将由全资子公司九鼎新材料有限公司及其下属的孙公司对应承接。公司于2022年内完成将现有的玻纤类相关业务链分门别类,系统性整合后,对应下沉至各专门公司,为“并购整合新资产”预备“空间”的工作步骤。

  关于“并购整合新资产”的相关工作,主要在于公司与控股股东的关联方联合实施的相关意向性并购。依照彼时的相关公告,该“意向书并不设定三方必须推进或完成此次合作的义务”。尽管公司在控股股东的支持和帮助下,一直在与各方稳妥有序地推进相关工作,取得了包括“必要的芯片版图获得法定注册许可”等一定的工作成果,但囿于客观因素及诸多人所共知的不可抗力因素的制约,2022年内仍未实现阶段性完成的目标。该事项迄今仍属于“意向性”事项,尚未完成由“意向性标的”到“确定性标的”的转换和确立,尚未达到该公告披露的“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决策审批程序,并与交易对手方签署正式股权转让协议”后,遵照《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要求,向证监机构和交易所报审的必要条件。

  2023年公司将务实把握现有主营业务所属行业的发展机遇,立足现有主业运营的稳中有升,在确保主营业务收益和公司运营管理双进步的同时,总结经验教训,继续推进必要的产业并购和意向性重大资产重组的相关工作。2023年度经营目标:拟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并将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公司将围绕以下工作主题,认真贯彻落实,确保完成该领域内的全年经营计划目标。

  继续根据战略规划,将目标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个人,同时与公司激励体系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集团管控体系,上市公司职能平台能力建设,完善公司各级人才梯队建设。

  继续建立战略客户清单,制定详细的战略客户年度开发目标和计划,按项目制进行管理,推进市场开发与业务拓展,并建立重点客户开发激励机制。按不同产品、行业情况分别制定差异化市场策略;管控好供应链安全和市场风险;重点关注战略客户报价策略,定期进行报价分析及检讨。

  继续聚焦重点研发项目、重点配置资源,根据战略规划和年度研发计划,优选几个重点研发项目,实施重点突破。对涉及

  工艺、技术、品质的重大技术难题,组织技术骨干按项目管理模式开展重大工艺技术攻关。

  上述经营目标能否实现受制于市场状况变化等多种因素,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新兴起的产业与业务的并购整合所对应的方式之一是意向性收购标的公司股权事项,该事项是公司与控股股东在相关领域保持产业联动的一部分。公司在全力以赴按照董事会之前确立的“在微波、电子信息新材料和功能材料为核心的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上实现有效突破”的策略目标推进该事项的同时,亦会在该产业链条的其他必要环节上同步并举,进退有序,切实防范标的资产并购过程中的风险,确保相关项目之间的有序衔接,产业互补。公司董事会、全体独立董事、监事会和公司经营层将进一步审慎评估意向性并购项目的可行性,将根据公司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及发展的策略部署,依法合规高效推进相关工作。公司董监高在审议相关议案时,将一如既往地本着“敬畏之心”,勤勉尽责,切实维护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上述工作目标的达成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受到资本市场形势的变化、相关标的资产所有权人的实际合作意愿、现控股股东在相关领域的产业布局及其实施效果、原控股股东的可能影响力、公司自筹资金的渠道、相关标的资产预计的盈利能力能否如期达到、特定产业领域内宏观形势与政策的变化、公司董事会与经营层在相关特种材料领域内的整合与管理能力等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保持足够的风险意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和承诺之间的差异,理解交易对手方与标的方的本质差异,理解控股股东与其控股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的差异,理解资本市场的股价反应与公司已有和或有基本面的差异,理性投资。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2022年发生了数起针对本公司、本公司控股股东和相关意向性并购标的及其交易对手方等“关联方”的网络舆情。该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公司的投资者关系,对公司股票的价格造成了负面影响。根据在审议本次年度报告的董事会上,与会董事、监事和高管人员的一致意见,特别是来自主要股东单位的董事们与独立董事认真分析后,作出了“进一步重视舆情防控,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相关工作”的工作部署。2023年公司将与控股股东联动,全面实施舆情监控。公司认为,上市公司公告作为企业与市场沟通最重要的载体,是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基础。在持续做好信息披露工作上,公司董事会高度重视合规文化建设,积极培育全员合规意识和专业素养;在切实把好信息披露关口的同时,要实现“形式规范”到“实质有效”的转变和跨越。公司在监测到舆情波动时,会认真核实真实情况,对于不实传闻,会第一时间通过公告的形式及时进行澄清说明,引导市场理性认识真相。对于公司业务相关的重要产品资质,公司会通过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形式,在公告中详细阐述产品的市场分析。另外,基于公司拟实施的相关产业转型的专业性较高,公司在撰写公告过程中,将反复打磨,采用简洁、清晰、易懂的语言,力争让中小投资者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公司的产品技术和业务动态。

  投资者关系管理在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基础上开展,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行业规范和自律规则、公司内部规章制度,以及行业普遍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应当平等对待所有投资者,尤其为中小投资者参与活动创造机会、提供便利。公司将主动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听取投资者意见建议,及时回应投资者诉求。在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中注重诚信、坚守底线、规范运作、担当责任,营造健康良好的市场生态。公司董事长为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董事会秘书具体负责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公司投资发展部为投资者关系管理职能部门,在董事会秘书的领导下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日常工作。公司将严格按照中国证监会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监管要求,合规披露定期报告,及时披露公司重大信息,使股东和投资者能够及时了解公司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及其他临时动态信息,维护股东和投资者的知情权。公司将积极参加江苏证监局举办的上市公司年度网络业绩集体说明会,对公司发展的策略、法定信息披露内容、经营管理信息等投资者关心的内容进行回答说明,认真听取投资者建议。主要股东支持公司完善法人治理体系,依法合规运行,进一步提升ESG管理水平,充分展现公司社会责任和担当。与此同时,公司将积极探索、广泛借鉴,拓展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方式、方法及途径,不断提高服务投资者的专业能力。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正威新材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巨石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新能源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